「使命感」(Life Purpose)為何是超能力? (1/3)

黃卉莉 Vicky
5 min readApr 12, 2019

--

日前在安可第二人生社群中導讀新書使命感,就是超能力,才發現 Big Why 是如此讓人害怕探詢。而我對生命意義(Meaning)、使命感(Purpose)、和天命(Calling)的探尋,則追朔自2003年的信仰之路(標竿人生),並且五年前選擇第二職涯(Second Act)從事生涯轉型教練後,更是深入研究以上的議題。多方向研究都一致證明「使命感」(Life Purpose)是人類幸福或工作投入感最重要的因素,所以筆者將以三篇文章,整理和協助您如何重新連結(re-connect)而非普遍認為的發現(discover)使命感,而此篇將著重在這議題上重要的研究資源。

如前面所說,我首次接觸使命感是要回答「我究竟為何而活?」 「我的生命有意義嗎?」 「我活著是為了什麼目的?」當時全世界最暢銷書的牧師作者Rick Warren,在生命看似已物質化,並且毫無意義的時候,為人們勾勒出目的導向的人生。且書一開場就寫著「生命的重心不是在你!」你的存在絕非偶然,是為著神的目的和永恆來塑造你。而我也因此走上基督信仰之路,只是靈命覺醒(wake up)直到2013年由上海搬回台灣才開始進展。

一回到台灣在幾個非營利機構,開始投入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時,很巧的馬上接觸到當時剛出版新書「邁向目的之路:幫助孩子發現內心的召喚,踏上自己的英雄旅程」,作者是長期研究青少年發展的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威廉.戴蒙(William Damon),指出在不確定性越來越高,卡住與漂浮的人生,比成功更重要的事是發現生命的召喚。

生命目的 (life purpose)指的是什麼?是一種終極的關懷,它是「為什麼?」、「為什麼你正在做你現在所做的?」、「為什麼這件事情跟你有關?」、「為什麼他們很重要?」這些問題的最終答案。目的,是一個短期目標背後更深層的原因,也是驅動我們每日大部分行為背後的動機。

在商業界,自今仍是最高TED點閱率之一「先問,為什麼?」(start with Why, Simon Sinek) ,提出黃金圈三層同心圓,由內到外分別是為什麼(why)、怎麼做(how)、與做什麼(what)。鑽研「做什麼」與「怎麼做」,不管再厲害都可以被取代,核心的「為什麼」或使命感,才是喚起深層情感、號召共同理念的關鍵。同樣在企業界非常關注的激勵員工或提升投入感,Daniel Pink 檢視了員工最單純的內在動機,既包含目的(purpose)、自主(autonomy)、和專精(mastery)。

而所有研究使命感與意義者,沒有不提到「活出意義來(Man’s Search for Meaning)」 作者 Viktor E. Frankl 意義治療大師,從集中營經歷揭示人類生命的動力在於尋出意義,人只要參透為何而活,即能承受任何煎熬,而無論處境如何,亦皆有自由抉擇的餘地。

至於我專研的正向心理學暨此學派之父 Martin Seligman則提出要「邁向圓滿」需要五個不同的幸福元素 PERMA (Positive Emotion 正向情緒,Engagement 投入,Relationship人際關係,Meaning 意義,Achievement 成就感) 其中就包含意義,而 塞利格曼指的是 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,亦即「比你自己更重要的東西」。

雖然追求生命意義與生命目的常交叉使用,但生命意義比起使命感是主觀情緒上的滿足感,而生命目的暨使命宣言(mission statement)則是精確描述以喚起深層情感和人生導航系統。「意義:邁向美好而深刻的人生」中,使命則是意義五個支柱之一:使命、歸屬、故事、超然、成長。

馬克吐溫說:「The two most important days in your life are the day you are born and the day you find out why.」(人一生有兩個最重要日子,一是你出生那天,二是你發現為何而生的那天。)畢卡索則說:「The meaning of life is finding your gift. The purpose of life is giving it away. 」(生命的意義在於發掘你的天賦,生命的目的在於把它奉獻出來。) 在下一篇我將整理在生涯教練與職涯規劃時,試驗過有效重新連結使命感的方法。期待下次見!

作者:黃卉莉

粉專:慧力教練

社團:安可第二人生

--

--

黃卉莉 Vicky

連續生涯轉型,持續突破整全,探尋生命目的,知天命第二人生。期許再創50+意義中年,連結與啟動「安可人生」運動,找回真我智慧,活出喜樂領導,圓滿英雄生命之旅。 透過社會企業家精神,個人與社群的教練對話,關注生命與工作的豐盛,個人與集體的智慧實踐。